您的位置: 太阳集团电子游戏党建思政学习资料 → 正文
学习资料

“书迷”习近平:煤油灯下读书 三遍通读《资本论》

[日期:2019-04-23]

【编者按】习近平同志热爱读书,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:“我爱好挺多,最大的爱好是读书。”“猛药去疴、重典治乱”“见善如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”……习近平在讲话中常常引经据典,让人叹服。同时,他在国内外不同场合,也不止一次讲述过自己与书的故事。这位大国领导人都读过哪些书,怎么看待读书?今天是世界读书日,新时代学习工作室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习近平的读书世界。

爱读书

——自学不辍边吃饭边看“砖头一样厚的书”

“一物不知,深以为耻,便求知若渴”。对书的热爱与痴迷,贯穿习近平的人生轨迹。

1969年初,不满16岁的习近平主动申请到陕北农村插队,来到了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。尽管学业中断了,但习近平对知识的渴望始终如一,读书自学不辍。下乡来梁家河时,他随身带了沉甸甸的一箱书。白天干活,劳动休息时在看书,放羊时也在黄土高坡上看书……到了晚上就在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。在村民的记忆中,习近平经常边吃饭边看“砖头一样厚的书”。

2017年夏天,中央党校召开的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出版座谈会上,作家曹谷溪提到一个细节。“在土窑洞里的煤油灯下,每天他(习近平)都要读书到深夜。据我所知,上大学前,他就三遍通读《资本论》,写了厚厚的18本读书笔记!”

就任总书记以来,尽管政务繁忙,个人时间被大量挤占,但习近平还是坚持“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”。

2014年2月7日,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,其中就谈到了读书:“中国有一首歌,叫《时间都去哪儿了》。对我来说,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?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。现在,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,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。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,让人得到智慧启发,让人滋养浩然之气。”


读何书

——博览群书 热爱国内外经典名著

经史典集,是习近平的阅读对象。“适当的引经据典”,是习近平讲话的重要特点。

谈“修身”,他引用《尚书·商书·伊训》“与人不求备,检身若不及”;谈“立德”,他引用《洪范传》“修其心治其身,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”;谈“笃行”,他引用《老子·第六十四章》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”;谈“信念”,他引用《竹石》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”……

2013年11月26日,习近平来到曲阜孔府考察,并来到孔子研究院。桌子上摆放着展示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,他一本本饶有兴趣地翻看。看到《孔子家语通解》《论语诠解》两本书,他拿起来翻阅,说:“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。”

从老子、孔子、庄子、孟子、屈原、王羲之、李白、杜甫、苏轼、辛弃疾、关汉卿、曹雪芹,到“鲁郭茅巴老曹”(鲁迅、郭沫若、茅盾、巴金、老舍、曹禺),习近平都曾谈及。

外国文学名著也是习近平的阅读对象,一些作品甚至在“心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”。

习近平谈过俄罗斯经典:“看了普希金的爱情诗《叶甫盖尼·奥涅金》,后来我还去过敖德萨,看那里留下的一些诗人痕迹。我很喜欢莱蒙托夫的《当代英雄》,说英雄,谁是英雄啊?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英雄。当时,在梁家河的山沟里看这本书,那种感受很强烈。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最有深度的俄国作家,托尔斯泰是最有广度的俄国作家,两相比较,我更喜欢托尔斯泰。托尔斯泰的三部代表作,我更喜欢的是《战争与和平》,当然《复活》给人很多心灵上的反省。我也很喜欢肖洛霍夫,他的《静静的顿河》对大时代的变革和人性的反映,确实非常深刻。”

习近平谈过法国文艺:“司汤达的《红与黑》很有影响,但对人世间的描写,还是要算巴尔扎克、莫泊桑的作品,像《人间喜剧》的影响就很大。最让我震撼的是雨果的作品,《悲惨世界》《九三年》都是以大革命为背景的。我看《悲惨世界》,读到卞福汝主教感化冉阿让那一刻,确实感到震撼。伟大的作品,就是有这样一种爆发性的震撼力量,这就是文以载道。”

习近平谈过美国作品:“像惠特曼的自由诗《草叶集》,再有就是马克·吐温的作品,《竞选州长》里的那个小片段给人印象深刻,还有《哈克贝利·费恩历险记》。我喜欢的是杰克·伦敦,像他的《海狼》《荒野的呼唤》《热爱生命》。《热爱生命》是列宁的枕边书,列宁在生命弥留之际仍请人给他朗读这本书。海明威的《老人与海》对狂风和暴雨、巨浪和小船、老人和鲨鱼的描写,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。”

……


谈趣事

——锻炼毅力 撤下褥子睡光板炕

翻阅习近平的读书经历,不难发现他曾在多个场合讲述过自己的读书趣事。

儿时偷懒不想走路,母亲背着去买小人书——

记得我很小的时候,估计也就是五六岁,母亲带我去买书。当时,我母亲在中央党校工作。从中央党校到西苑的路上,有一家新华书店。我偷懒不想走路,母亲就背着我,到那儿买岳飞的小人书。当时有两个版本,一个是《岳飞传》,一套有很多本,里面有一本是《岳母刺字》;还有一个版本是专门讲精忠报国这个故事的,母亲都给我买了。买回来之后,她就给我讲精忠报国、岳母刺字的故事。我说,把字刺上去,多疼啊!我母亲说,是疼,但心里铭记住了。“精忠报国”四个字,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,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。

锻炼毅力睡光板炕,下雨淋雨下雪搓雪——

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一个民主主义革命者,他的作品给我们不少启迪。他的《怎么办?》我是在梁家河窑洞里读的,当时在心中引起了很大震动。书的主人公拉赫美托夫,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,为了磨炼意志,甚至睡在钉板床上,扎得浑身是血。那时候,我们觉得锻炼毅力就得这么炼,干脆也把褥子撤了,就睡在光板炕上。一到下雨下雪天,我们就出去摸爬滚打,下雨的时候去淋雨,下雪的时候去搓雪,在井台边洗冷水澡,都是受这本书的影响。

为看《浮士德》,30里借书30里取书——

歌德的《浮士德》这本书,我是在上山下乡时,从30里外的一个知青那儿借来的。他是北京五十七中的学生,老是在我面前吹牛,说他有《浮士德》。我就去找他,说借我看看吧,我肯定还你。当时,我看了也是爱不释手。后来他等急了,一到赶集的时候,就通过别人传话,要我把书给捎回去。过了一段时间,他还是不放心,又专门走了30里路来取这本书。我说,你还真是到家门口来讨书了,那我还给你吧。


会书友

——书友众多 与冯老结识于正定

习近平不仅读书多,书友也多。

冯其庸、贾大山、王愿坚……爱读书的习近平与许多作家学者都有着深厚的友谊。

冯老(冯其庸)是红学家,习近平跟冯老结识于正定,当时他在正定当县委书记。“那个时候,《红楼梦》剧组正好要搞荣国府。当时要找依据,就是为什么在正定搞?”习近平回忆:“见《红楼梦》剧组的时候,我说我们这儿完全有资格搞,因为曹雪芹是正定人。他们都笑了,说莫名其妙,曹雪芹怎么是正定人?我说,曹雪芹的老家是正定的,这是冯老提供的。冯老研究红学,查明了曹雪芹的身世。曹雪芹的祖先是北宋的开国大将曹彬,曹彬是真定灵寿人,真定就是现在的正定,正定府当时的范围包括河北的灵寿县,就在正定的隔壁。”

1982年3月,习近平到正定县任职后,登门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贾大山。对于这位“神交已久”的朋友,习近平这样评价:“他那超常的记忆、广博的知识、幽默的谈吐、机敏的反应,还有那光明磊落、襟怀坦荡、真挚热情、善良正直的品格,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。”

八一厂的作家、编剧王愿坚,对习近平很有帮助。他曾回忆王愿坚给他讲述陕西作家柳青的故事:“王愿坚说,我为什么要跟你说这一条呢?你们这些人都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人,柳青可以做到中央或者陕西省的一个文件发下来,他会知道他的房东老大娘是哭还是笑。如果你们对人民的心声能了解到这个程度,那对施政是不是很有帮助呢?我说,你说得太好了,我一定谨记这句话。”


论读书

——勤学勤思 “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”

读书好处多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加强读书学习,要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,“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、一种爱好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,做到好学乐学”。

习近平鼓励少年儿童读书。2013年5月29日,习近平在北京市少年宫参加“快乐童年 放飞希望”主题队日活动。习近平对孩子们说,想象力、创造力从哪里来?要从刻苦的学习中来。知识越学越多,知识越多越好,你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。既勤学书本知识,又多学课外知识,还要勤于思考,多想想,多问问,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。

习近平鼓励广大青年读书。2016年4月26日,习近平在知识分子、劳动模范、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讲话,他指出,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,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。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、孜孜不倦学习,既多读有字之书,也多读无字之书,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。

习近平鼓励领导干部读书。2013年3月1日,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:“在农耕时代,一个人读几年书,就可以用一辈子;在工业经济时代,一个人读十几年书,才够用一辈子;到了知识经济时代,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,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。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,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,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、优化知识结构、拓宽眼界和视野,那就难以增强本领,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、赢得优势、赢得未来。”

书是桥梁,让人思接千里;书是翅膀,让人心游万仞。

(来源:综合民日报、人民日报海外版、新华社、央视新闻新媒体、光明日报、《党建》杂志等)